还在喝大绿瓶?啤酒精酿更走心
发布时间:
2016-12-31
会场内,随处可见风味浓郁、香气多样的啤酒,你可以轻松分辨其中橙子、椰子等不同的水果味道,甚至还能分辨出花香。大家搭配着BBQ、披萨,谈笑风生。会场外,等待进场的参观者更是从三楼一直排到一楼大门外……这便是记者12月9日在第二届中国精酿啤酒展上看到的一幕,不足2000平米的展会大厅酒香浓郁,此时,这里不再像是展会现场,反倒像个欢乐的大party。
从2015年开始,国内的工业啤酒行业发展进入瓶颈期,产量遭遇十年来首次下降。然而,添加了大量啤酒花,酒精度和苦涩度都极高的精酿啤酒,却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,当年销量增幅超过200%。
在业内专家看来,未来,啤酒也会像咖啡的发展趋势一样,由千千万万个爱好者来推动精酿啤酒个性化发展,赋予精酿啤酒以灵魂。
赋予啤酒灵魂喝的不是酒 而是文化
热爱啤酒的人们都需要一个能够随身携带的啤酒杯,走到哪喝到哪。
在展会现场,消费者谭斌谈起当前在北京望京泡过的一家小酒吧,仍是一脸幸福,“每天去酒吧都有一种遍地是知音的感觉,大家相互讨论啤酒的口感、文化,没有比这个更让人幸福的了。”
谭斌只是众多精酿爱好者的代表,对于他们来说,“喝的不是啤酒,而是啤酒文化。”
持相似看法的还有本次展会主办方、imbeer创始人周京生。他告诉记者,自己创办的精酿啤酒平台曾经进行过市场调查,结果显示,精酿啤酒的主要消费人群集中在30—40岁,此外还有当前的学生群体。调查还显示,90后、00后对啤酒的消费是盲目的,他们能够接受高物价的商品,但不知道为什么去消费。因此,精酿啤酒的市场主要分两部分,其一是喜欢啤酒的,他们愿意为精酿买单,其二是虽然不知道什么是精酿,甚至无法判定优劣的,但这个人群他们也愿意为差异化买单。
未来三年内本土精酿啤酒品牌将会崛起
精酿啤酒由于加入了多倍麦芽或辅料,果香浓郁、酒精度高、回味无穷,适合品评慢饮。 “原来美国消费者只喝百威,而中国消费者也只喝青岛、燕京、哈啤。”在周京生看来,这种局面正在发生改变。美国一批先行者通过到欧洲学习当地的古典酿酒配方,有些人甚至在自家车库里学着酿酒,这便形成了初期的家酿。随着家酿队伍逐渐发展壮大,人们组建协会、举办比赛,把家酿变成商业品牌,随后又发展出各种各样的店铺。
精酿和家酿之间到底有何区别?周京生向记者解释称,家酿爱好者转型商业化便成了精酿。对于精酿,圈内并没有明确标准,只要这个酒好喝,能够创造一些好的啤酒,我们都将其归结为精酿的范畴。
周京生告诉记者,美国发展精酿啤酒用了40年的时间,目前达到了4600个品牌、6万个注册酿酒师,销售占美国整个啤酒市场的25%,预计明年占比会达到35%或更高。而中国精酿啤酒市场发展至今也就用了5年时间,基本接近美国前20年的成果,近1万的协会和家酿爱好者,这些人里水平高的都能够转型商业酿酒师、注册商业品牌,全国品牌达到两三百个。而且行业基础已经具备,有专业技术人才、配套的设备制造商,原材料麦芽、啤酒花、酵母一应俱全。在周京生看来,国内精酿啤酒的市场潜力巨大。他表示,虽然没有准确数据,据估算,去年我国仅进口精酿啤酒的消费市场,就能达到80亿到100亿元。精酿啤酒当前的核心力量还是进口啤酒,但是未来三年之内会扭转,本地品牌会崛起。
繁杂的精酿过程被“浓缩”在这些机器里,省时省力。
相关新闻
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,请留言给我们!

关注我们
黑ICP备16002132号-1 黑公网安备 23010202010265号